2019年新形勢:高新企業申報審查要點
關注墨泰有助于升職加薪噢!
墨泰小編按:
之前文章中已經提到2019年是高新認定質量年,目前各省市今年高新企業申報已經進入中段,北京市也進入第二批最后申報階段,墨泰高新顧問結合今年申報新形勢,進行專業分析為大家分解目前官方審核要點,希望對企業、同行的高新申報有所幫助。
一、嚴格審查研發費用
自2019年第一批高新起,北京市就加強高新研發費用相關審查工作,其中重點審查:
1、研發費用輔助賬是否合規;
2、費用明細項目的開支金額比例的合理性與研發活動相關性;
3、成果轉化部分提供的發票對于合同的支撐力度不夠,數據不對應或數據不統一。
問題主要集中在:
1)數據明顯不合理:項目每年明細的金額一致、單個項目研發費用極大;
2)研發費用歸集時出現了課題或研發期間以外的研發費用;
3)研發投入比例不合理:
a.人員人工過大或過小,與研發人員數量和研發期間不合理;
b.直接投入絕對金額和比例過高,原材料的去向存疑或與研發項目內容不匹配;
c. 應資本化的設備全額進入了研發費用,或研發費用存在大量折舊;
d.銷售技術支持費列支到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;
e.列支了與研發內容不直接相關的業務招待費、產品宣傳費或銷售費用。
建立或補建合規的研發輔助賬已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,為避免企業出現以上情況,墨泰將協助企業提供研發費用輔助賬模版,高新客戶已安排專業審計老師予以輔導,如有疑問可直接聯系我們的審計老師進行溝通、協助解決。
二、高新技術產品(服務)界定
1.只有核心技術對高新技術產品(服務)其發揮核心支持作用,這部份產品(服務)收入才能被認定高品收入;
2.主要產品收入無知識產權支撐,且占比超過50%將被否決。
三、系統可對數據進行比對、跟蹤
1.對知識產權進行數據比對、跟蹤
同一知識產權有多家權屬人的只能一家使用,不得多家使用;其中II類知識產權只能使用一次。
1)企業重復知識產權使用比對:
企業在填報時,系統會自動與歷史年度填報的知識產權數據比對,對已使用的II類知識產權,系統會提醒企業勾選(重復使用)。
之前年度使用過的II類知識產權,不再計入知識產權評分,但仍可以用做主要高技術產品(服務)的支撐依據。
2)企業間填報數據比對:
高新申報數據會逐級并入省級、國家申報系統數據庫,系統會自動監測是否存在I類知識產權、II類知識產權同時被多家申報,與外省企業重復使用,系統會退回涉事企業申報材料。
【墨泰補充】
a.對主要高新技術產品(服務)起主要支撐作用的I類知識產權,在高新有效期內,不能轉讓其他企業,否則將按照主要產品(服務)不合格處理,取消高企資格。
b.對于使用軟件著作權申請的企業,實地核查可能會要求現場演示,看是否可運行。
2.與市場監督部門注冊信息數據庫關聯
1)對于企業成立未達到一年(到申報時不足365天)、主營業務不屬于高企支持范圍的企業系統將禁止申報高企。
2)公司名稱變更企業,在重新認定時,系統名稱與申報名稱不一致無法提交,需先報科委審批更名公示。
3.與注協、稅協數據關聯
1)自動排查進入黑名單的事務所
2)對提交財務數據進行比對,專家可以看到企業對應年度的審計報告是否與注協、稅協數據一致。
4.與稅務/生態/應急管理/市場等處罰數據關聯
可以迅速定位到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是否發生重大安全、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。如有,不進入專家評審。
5.失信企業數據提醒
在評審環節會提醒專家此企業屬失信企業,雖可列入專家評審,但即使通過高新認定,后續也可能無法發放或領取相關資金補貼。